各地“花式宠客”,也是公共服务边界的拓展

据媒体报道,十一长假期间,多地都出现了各种“花式宠客”的场面。

比如浙江衢州市政府食堂面向社会开放,还端出了当地的网红菜品;安徽黄山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了5000多个免费停车位,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公共停车服务;重庆则开放摊贩进入千厮门大桥,允许游商摆摊设点;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小西天景区出现游客拥堵,当地公安局局长到现场喊话,“想骂,到我这儿骂两句,照单全收”,收获一片叫好……

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能看得出,国庆长假期间各地为了招待好游客使出了浑身解数。对于游客来说,相信也会从这些待客之道里感受到一种欢迎和友善。

仔细想想,为什么一到长假这种特殊节点,“花式宠客”就会连番出现?这其实侧面说明了一个现实——旺季游客的蜂拥而至,对于一地的生活节奏、日常治理来说,是一种“意外”也是一种“冲击”。

从这个意义上讲,“花式宠客”其实是一种应对冲击的必然之举,也是城市治理能力中灵活性与柔韧度的具体展现。

据交通部发布的数据,国庆假期首日超3亿人次出行,而铁路客运量更是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可以想象的是,这些骤然出现的人潮,就会变成某些热门目的地突如其来的变量——公共资源短缺、安全保障压力、市场秩序维持,都会迅速成为一个个课题与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看到的“花式宠客”,其实是各地在长假大考中一种应变能力的体现。

更深一层想,“花式宠客”意义不仅在于服务眼前的游客,其实也是在拓展一种城市管理的边界,通过激发特殊情形下的变通之举,去引导治理思路的转变。好比一场考试,意义不只在于分数,还在于提升能力。

就像在“宠客”中经常被提及的开放停车场、食堂等举措,并不只是在长假期间如此,已越发成为一种日常状态。

比如2023年南京市宣布再向市民开放327处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的3561个泊位;2019年杭州余杭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食堂也在周末向社会提供平价早餐和午餐,今年三门峡市直机关食堂也宣布对外开放。这些常态化举措,灵感来源或许都是偶然性、临时性的措施,但发现效果上佳,那么也就顺势推而广之了。

而这或许是“花式宠客”更大的意义:除了服务游客之外,根本上是在创造公共服务的多重可能性。所谓“宠”,本质意义就是一种资源让渡、特殊关照,游客所带来的公共服务水位提升,当然也有可能被固定下来,成为辐射所有人的红利。

客观来看,如今文旅产业已经得到了社会高度的关注。这是因为文旅的意义不只在于消费量的提升,同时具有一种重塑格局的力道:它可以将一个非传统旅游城市一夜之间变为网红,可以把旅游热度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可以催生出一系列创新性的管理举措。文旅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空间。

这其实和文旅特殊的行业特征有关,它是一种互动:想吸引游客,那么就得开放包容;想要游客满意,那么就得服务导向。这或许也是“花式宠客”背后的意义,不只是一种临时性的释放善意,也在引导目的地城市去努力自我超越。这也是为什么“花式宠客”新闻令人感到欣慰,人们在当中看到的,其实是一座城市在文明层次上的提升。

特约评论员 易之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责编:邹渝 审核: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