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聚焦新一轮乡村医疗提质提效,不断提升群众“家门口”就医幸福感
大众网记者 艾文慧 泰安报道
2024年5月,泰安市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泰安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以让群众就近就便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导向,提出了2024—2026年泰安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的总体要求、工作措施、实施步骤和组织保障,是指导今后泰安市乡村医疗卫生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织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基层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受资源和人才限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三年行动计划》为有效夯实我市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
优化县级医疗资源配置,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提高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强化乡镇卫生院因地制宜发展,推进设施设备更新迭代,补齐基层服务短板;推进村卫生室环境改造、设备配备和信息化水平,解决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形式单一的问题,使更多群众就近就便享受高质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备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建成包括康复科、儿科、医养结合科、眼科、疼痛科在内的共61个市级特色科室,拓展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家庭病床等服务功能,均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686家村卫生室完成“五有三提升”改造,诊疗环境全面优化。
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增量提质
受环境和地域发展差异影响,我市基层人才队伍仍存在流动不畅、入口不均,“供血不足、失血严重”的问题,乡村医生普遍老龄化,村卫生室人员青黄不接问题日益凸显。
针对这一问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解决办法,一方面通过增加业务培训的形式提升现有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鼓励乡村医生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学历水平;通过放宽村级执业范畴,村卫生室服务更规范;通过落实大学生乡医编制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扎根基层。
2024年,“乡聘村用”累计招用5人,公费医学生在岗151人,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96.17%,乡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达到2018年的1.5倍。
组织乡村医生线下培训240场次,参加线下培训的乡村医生达18139人次;从城市三级医院选派162人和10人分别帮扶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从城市二级医院和县级医院选派201人帮扶乡镇卫生院,从乡镇卫生院选派73人帮扶村卫生室,建立“名医基层工作站”161个,建立了梯队帮扶常态长效机制。
大幅提升管理服务内涵
我市8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800家村卫生室深入落实6S管理,机构就医环境焕然一新,工作环境整齐清洁,各类物品定点定位,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极大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做事更有“规矩”,工作更加“讲究”。针对居民就近就便就医的服务需求,通过全面打造独具基层特色的服务流程,健康教育全过程渗透,拓展延时服务、节假日开展预防接种等小切口服务实现对居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居民基层就医体验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