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超4吨 溧水推出废旧物资智能回收服务
南报网讯(记者胡英华通讯员李琪蕾)拆快递剩下的纸箱、废旧衣服、空饮料瓶……这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一般怎么处理?家住溧水区万科城棕榈苑的居民最近发现,这些物品有了新去处——投进楼下的智能回收箱,不仅方便,还能“变现”。据悉,溧水区商务局着力打造“溧刻收”服务品牌,目前已在38个小区投放42台智能回收箱,每天收集各种废旧物品超4吨。
20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万科棕榈园小区看到,在小区中心广场的显眼位置有一台高约2米的蓝色智能回收箱,机身上除了醒目的“溧刻收”标识,还标注了可回收物的类型,包括小家电、生活杂物、纸类、纺织类、金属塑料织物等5大类。居民只需扫描回收箱上方显示屏的二维码,根据步骤操作就能完成投放。如果有不便投放的大件,居民可打服务电话联系上门回收。
“有了回收箱,方便又省事。”62岁的居民方先生拿来一堆纸箱和空奶粉桶,扫码、开箱、投放、关门,不到1分钟就完成投放。“3.36公斤,共2.02元。”伴随语音提示,手机和机身显示屏上均可看到本次投放废旧物品的重量和金额。据介绍,为避免投放不可回收物,后台会对居民投放物资进行核实,通过审核后,居民投放所得就能成为可提现金额,可提现金额累计达2元即可提现。
当天上午,不断有居民拿着可回收物前来投放。“溧刻收”服务运营方、江苏海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文介绍,目前已在全区38个小区投放智能回收箱,当回收箱装满,就会发出满溢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前往清运,将回收物送至集散场,再由分拣人员按品类分拣,最后进入相应工厂进行再生处理,从而实现变废为宝。
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绿色、安全发展。溧水区商务局流通业发展科副科长孙俊介绍,溧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行业以往存在小、散、乱的状况,为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区商务局全力打造“溧刻收”区域公共服务品牌,并授权江苏海象公司使用,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循环体系,为居民提供24小时智能回收服务,促进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减少资源浪费和楼道堆积可回收物等情况,降低环境及安全风险。
“春节前回收量暴增,每台回收箱平均每天要清运3次以上。”唐文说,目前公司正加大投入,扩大“溧刻收”服务范围,预计今年5月底将扩展到100个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