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命悬一线!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多学科合力缔造生命奇迹

10月2日,人们都还沉浸在国庆的欢愉和假日的悠闲中,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手术室里却是紧张与忙碌交织,气氛一片凝重。多学科团队倾力合作、历时8个小时艰险奋战……当日,院长助理李泽树带领胸心血管外科团队与多学科团队联合“作战”,成功挽救了一位63岁先兆破裂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宝贵生命。

家住临淄区的杨女士,9月3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此疼痛持续不断且程度剧烈,未见缓解迹象。家属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杨女士紧急送往当地某医院急诊科,经过CT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并伴有心包积液”,考虑病情凶险,为寻求进一步救治,杨女士被转诊至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但因种种因素制约未能立即实施手术治疗;10月1日傍晚,杨女士又由120救护车转至北大医疗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在完善相关检查并经多学科会诊后,杨女士的病情被确诊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并伴有心包积液。情况十分危急!若不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会随时有破裂和死亡风险。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的一根动脉,主动脉壁在受到某些病理因素的破坏后,高速、高压的血流将内膜和中层撕裂,血液进入外膜下,造成外膜瘤样扩张。血管壁形成了两层管壁、中间血流的状态,故形象地被称为“夹层”。

值得一提的是,该病最大的危险是血管外膜随时可能破裂,其凶险程度就如同江河决堤、一泻千里,而抢救成功的希望渺茫,往往几分钟内就会导致患者死亡。

面对这一少见且凶险的疾病,为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北大医疗鲁中医院院长助理、胸心血管外科专家李泽树教授高度重视,亲自查看病人后,立即启动胸痛中心急救绿色通道,并火速召集胸心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输血科、超声科、招标采购部等多学科紧急“MDT”会诊,并第一时间制定了手术方案及多种突发应急预案。

虽然正值国庆假期,但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在院长王继东的倡导下,正积极推行“无假日医疗”服务,各科室业务骨干都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充分准备手术。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10月2日上午,李泽树亲自主刀,他带领胸心血管外科团队在麻醉科、输血科、超声科等相关科室大力配合下,对患者进行了“单分支胸主动脉支架置入+升主动脉和弓部人工血管置换术+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重建”手术。术中打开胸腔后发现与预判病情一致,心包呈紫褐色、张力较高,切开心包引流出积血约200毫升、以及部分血凝块,主动脉夹层诊断明确。

经过八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手术终于顺利结束,所有参与抢救人员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胜利的手势,守候在外的家属们闻听此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术后患者立即转入北大医疗鲁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行床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血氧、血压、心率变化,预防出血和感染。重症医学科杨波主任介绍,为了确保患者渡过低氧血症、感染等多个难关,他们会同胸心血管外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为患者术后康复并顺利出院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10月4日上午,患者杨女士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李泽树介绍,主动脉夹层被誉为“最凶险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可能性非常大,死亡率可达90%以上;因此,对于该病的正确认识、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仔细护理至关重要,他提醒大家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胸背部剧痛,一定要及时就医。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自2008年开展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等心脏手术以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上海九院、齐鲁医院、省立医院等多位专家的长期支持与帮助下,以李泽树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心外科团队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2024年,成功引进安贞医院顾承雄教授、阜外医院于存涛教授,并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成立顾承雄教授工作室、于存涛教授工作室,知名专家的坐诊、手术、教学查房,极大地促进鲁中医院心脏外科的发展,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治疗技术和心脏诊疗综合能力也大大提升。

下一步,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将与心血管内科联合建立心脏病诊疗中心,以胸痛中心、房颤中心等为绿色通道,为心脏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及时、快速、有效、规范的心脏病救治服务。(勾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