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的毕节实践]产业兴旺日子甜 生态宜居乡村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在村里待了大半辈子的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乡钱家寨村村民梁国琴,有很多个“没想到”:没想到,家门口曾经的巴掌田、鸡窝地变成了集中连片的“聚宝盆”;没想到,就近务工成为一名农业产业工人,每月拿着稳定的收入……

金秋时节,走进松林坡乡,只见田地里连片的香葱郁郁葱葱,不少像梁国琴一样的“老把式”起劲地干着“新营生”,忙着采收、分拣、捆扎、冲洗香葱。

“我和丈夫都在基地工作,每个月收入至少有5000元,特别满意!”梁国琴说,红火发展的香葱产业让自己在家门口实现安居乐业。

经过几年发展,赫章香葱基地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供应基地,还成了松林坡乡附近10余个村的村民实现就近就业的最佳平台,每年带动劳动力就业600余人,人均增收1100元。

近年来,毕节市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食用菌、马铃薯、肉牛、家禽、核桃等产业规模全省第一,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规模全国第一,安格斯牛养殖规模西南第一;威宁自治县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织金县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金沙县连续5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大方县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天麻交易中心……如今,在黔西北大地的山川田野间,稳定订单带动土地四季生金,有力撑起乡村振兴的产业脊梁。

正是一年好时节,行走黔西北山乡,既有兴旺的产业带动着农民增收,也有和美的村子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每天起床后去庭院里打理花草,已成为杨庆兰老人多年来的生活习惯。“生活好了,休闲时把园子里的花卉苗木照顾好,花开得好,我也心情舒畅。”

杨庆兰老人家住的毕节黔西市海子社区,因拥有占地400亩的海子湖而闻名。海子社区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做足山水文章,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谐、秀美海子方面狠下功夫,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成为现实。

眼下,海子社区正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村里的环境好了,平常和乡亲邻里出来散个步、聊聊天,心情好得很。”杨庆兰说。社区入眼即风景,一改曾经“晴天灰扑扑,雨天脏兮兮”的景象。

近年来,海子社区还不断强化思想建设“铸魂”,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获得了全省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今年,毕节市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拟新(改)建农村户厕4.74万户、完成363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建成垃圾转运站235个,行政村设施覆盖率达100%,30户以上自然村寨设施覆盖率80%,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9.17%。

同时,在不断完善乡村建设硬实力的同时,毕节市还着力推进乡村“五治”融合行动,逐步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让乡村颜值与内涵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