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传文化脉 曲颂家国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古往今来,歌声都是人们直抒胸臆、记录生活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也是最生动自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时代变迁中,贵州各族民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如今,非遗里歌声作为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从“经验”到“审美”的转化,在当下被激活、被看见、被传承。人民群众继续以动听的民歌,唱出社会发展新风貌、民族文化新传承、美好生活新向往。

歌声里的文化记忆

“不种田无法把命来养活,不唱歌日子怎么过!饭养身子歌养心哟,活路要做也要唱歌……”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杨朝忠随心哼唱起的侗族歌曲婉转清丽,他介绍,贵州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说法。

侗歌的忘情演唱穿越千年,如今依旧响亮。侗族大歌是侗族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合唱艺术形式,它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之一,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蝉之歌》等。

从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进行交流演出,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再到“青歌赛”“春晚”,侗族大歌一次次征服世人,驳倒了西方“中乐无多声”的论断,也因此备受关注。

没有指挥,没有伴奏,高中低声部,男女老少一起演唱,多声部交错,此起彼伏。侗族大歌那种来自遥远的时代、来自山野泥土的声音,是大自然的交响曲与贵州山水融为一体瞬间扑进你心灵的淳朴之音。

在黔东南州台江县方召镇和剑河县久仰镇的近30个苗族村寨,男女老少几乎都是出口成歌的歌手。

“看看你的寨子有没有好姑娘,有的就叫她嫁给我们。”(歌词大意)

“我们寨子有许多好姑娘,你们快来娶吧,不然她们就像花一样凋谢……”(歌词大意)

古树下年轻的苗族姑娘和小伙们各站一边,对唱着经典苗族多声部民歌《久仰情歌 我们永远在一起》,苗族多声部民歌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过去吟唱苗族迁徙过程中的种种苦难,现在主要以恋爱过程中各阶段男女双方的情感抒发为题材,往往借山、借水、借树……凡是目之所及,乃至心之所想的都可用来传情示爱,抒写细腻情感。

“没有固定的歌词,看到什么唱什么,会说话就会唱歌,而且我们真是唱的比说的还好听。”出生于剑河县久仰镇巫交村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杨开员打趣地说。

“山歌出在淤泥河,人去背来马去驮。前头去了三匹马,后头还有九囤箩。”经典彝族民歌《山歌出在淤泥河》唱出了彝族群众的生活场景,可以在山间、树林、草地等开唱,有独唱、两人对唱、群体对唱、集体齐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曲调婉转悠扬,被当地人称为“拉山腔”。2011年,彝族民歌(彝族山歌)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非遗分为十大门类,贵州均有涉及,在传统音乐类中,贵州就有20个子项。

国家艺术科研重点文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这样描述:历史上,由于贵州高原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社会发展进程比较迟滞,致使许多古风遗俗得以穿越厚重的历史岩层较完好地留存下来,从而给贵州民歌深深地打上了民俗文化的历史印记。

传统民歌滋养生活

17个世居贵州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以苗、布依、侗、彝族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最具代表,各少数民族音乐类型多样,其中,苗族民歌主要有飞歌、酒歌、游方歌、古歌等类型;布依族音乐主要有山歌、浪哨歌、酒歌、古歌等歌种;侗族音乐注重声音的悠扬与和谐,主要有侗族大歌、河歌、琵琶歌、牛腿琴歌、山歌、酒歌等歌种;彝族音乐则有曲谷、婚俗歌、古歌、洒叉、咪谷等歌种,它们大多数是国家级非遗。

多彩多姿的民族之声不仅滋养自己,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185个之多;按时序计,从农历正月初一到腊月末,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各民族、各地区举行的民族节日达223项,集会点达1000余处(次)。小规模的节日仅限于一村数寨,盛大节日涉及毗邻几个县市,云集数万人。苗族的芦笙节、吃新节、龙船节、跳月、跳场、四月八等,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等,侗族的赶坳节、吃新节、芦笙节等,彝族的火把节都是贵州著名的民族节日,在这些节日的诸多内容中,最有光彩、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就是歌唱,有的节日就是一个盛大的“歌会”。

“贵州人爱唱歌,歌唱是贵州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食粮。”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穆维平这样评价歌唱对于贵州人的意义,在近20年的音乐教学和舞台演唱实践工作中,穆维平经常参加姊妹节、苗年节、六月六等节日的表演和田野调研,“雷山县一年一度的苗年节,在每年11月举行。醇香的米酒,开胃的酸汤稻花鱼,撼天沸地的芦笙乐舞,高亢的飞歌、酒歌,让人陶醉在美食与苗族音乐的海洋。”

节日把非遗从过去的“历史”生活经验遗存转化为当代人能够理解、感受、体验的审美意象嵌入当代生活空间,让其具有“活”的精神价值。

穆维平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流逝,各民族之间存在文化交融的现象,特别是语言消失了的民族,多以汉语作为沟通媒介,所以一些地方民歌流传于多个民族中。比如,《太阳出来照白岩》这类歌曲,很多民族都在唱,歌词大同小异:太阳出来照白岩,金花银花落下来,金花银花我不爱,只爱阿妹好人才……还有土家族民歌《望牛山歌》《摘菜调》等,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力,尤其是《摘菜调》在许多声乐赛事、音乐会上频频亮相。

“非遗+”创新传承路

与历史传统对望的当下语境里,非遗传统歌声的历史经验与技艺,通过汲取现代资源获得传承的内在生命力,不少年轻人打破了对非遗歌曲“土”“俗”等刻板印象,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去欣赏、学习。

“85后”编导龙丽华在艺术场景中,尤其在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艺术作品创作中,将自然崇拜、生命神圣等苗族文化哲学思想通过现代艺术手法展现。民族舞剧《蝴蝶妈妈》取材自苗族古歌,悠扬的芦笙声象征天地对话,体现了苗族对生命与自然的尊崇。舞剧通过神话故事唤起观众对现代物质主义的反思,赋予古老文化当代意义。又如在贵州花灯戏《云上红梅》剧目中,苗族飞歌、锦鸡舞等非遗元素的融合不仅展现了黔东南地区苗族劳动生活的图景,还丰富了艺术表现力。通过挖掘、提纯、升华其文化元素与戏剧内容中的人物关系、规定情境、矛盾冲突有机融合,在叙事的基础上强调作品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使作品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当代语境下传承和发扬民族舞蹈音乐非遗元素。

“这样的创作方式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的传统符号,又为其注入了现代生命力,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深度与传承意义,使非遗元素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龙丽华说,“苗族传统滋养了我的艺术创造力,这个传统就在我们的爷爷奶奶口传心授的歌谣里、节庆仪式的舞蹈中。因此,这些渗透在我儿时生活的细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至今都为我的艺术创作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现代社会传播方式更新迭代,传统‘口传心授’已经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传承人更要与时俱进。”省级非遗项目彝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富怀分享这几年传承心得时说。2021年开始接触抖音平台,截至目前,共创作上传作品400余个,粉丝达50万人。她发现,通过制作短视频进行平台传播,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家乡山歌,还能宣传家乡的民族服饰和美食美景,能更多地推介民族民间文化。

作为非遗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贵州非遗传承人近年来走进乡村、社区、校园,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通过“非遗+线上直播”“非遗+旅游”“非遗+课堂”等多种创新模式,让非遗焕发新光彩,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