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姚高员:要回答好六个“三农之问”

杭州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划重点

1月22日,杭州市召开全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为杭州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划重点。

会前,参会人员还赴萧山区新塘街道新丰村、所前镇三泉王村、谢径安·传化农创村进行学习考察。

针对“三农”工作,杭州召开高规格大会

为什么要开这次会?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说,此次大会是“三会合一”。

一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2023年是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20多年过去,杭州要推进在新时代“千万工程”再深化。

二是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到2025年,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杭州提出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2025年正当冲刺之年。

三是贯彻落实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杭州是“千万工程”的源起地,作为一个超大城市、省会城市,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召开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就是要表明杭州狠抓落实的态度。

杭州要思考六个问题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杭州的重点怎么划?

会上,姚高员说,要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结合杭州阶段性特点,回答好六个“三农之问”,也是杭州要思考六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千万工程”实施20多年之后,杭州作为源起地,如何能够持续迭代引领?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农民增收的问题。杭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了5万元台阶之后,增收如何持续加速?

第三个问题:杭州西部区、县(市)公共服务优质提升三年行动,今年收官之后,如何从根本上来解决“东强西弱”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杭州村集体经济“8050”目标全面实现之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怎么抓?如何让村经营性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再提高。

第五个问题:杭州的“三农”,如何依托杭州这座超大城市来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如何利用数字经济,让杭州的农业附加值更高。

第六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

实施“六大行动”,回答好六个“三农之问”

如何回答好六个“三农之问”,姚高员说,就是要扎实推进“三提三增”六大行动,即——

开展“强城提能”行动,构建县镇村联动新体系。

开展“兴村提质”行动,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图景。

开展“融合提速”行动,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开展“产业增效”行动,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开展“共富增收”行动,拓展联农带农富农新渠道。

开展“文化增彩”行动,打造乡村文化繁荣新样本。

具体怎么做?根据会上发布的《杭州市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围绕“三提三增”六大行动,杭州提出20多项重点任务。

比如“强城提能”。姚高员说,这里的“城”包括三个重要节点,分别是县城、中心镇、重点村。要加快提升县城和中心镇承载能力,《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段)、杭州中环等项目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