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树丨李秀玲:鱼泉街的夜与晨

鱼泉街的夜与晨

文/李秀玲

(一)夜宿鱼泉街

鱼泉街,位于南川山王坪景区山脚下。一条长长的、弯弯的街,住户估计不超过100户。

我们到达鱼泉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过了。本来计划在山王坪上找住宿,但因为没有预订,所有的酒店都满了。无奈之下,我们想起上山之前经过的一个小镇。

山路蜿蜒,夜风微凉,不过十几分钟就开到了山下,再绕段U形路过了一座水泥桥,就到了小镇上。说是镇,其实就是一条老街,街上只有零零星星几家副食店还开着。车子慢慢在街上滑动,一车人左顾右盼,看见一个写着“龙泉客栈”的灯箱放在街边。

朋友下车去问有没有房,听到店家说:“有!你们想住几间都有。”几颗忐忑不安的心这才踏实下来。我们一边办理住宿,一边和店家闲聊,店家告诉我们,这条街叫鱼泉街,山王坪镇政府就在这条街上。他们这家店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守店,所以没有上网上平台。我们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网络时代还有如此淳朴、原始的店家,真是我们的幸运啊。

动手把行李搬进楼上的房间后,肚子也饿了,还没吃晚餐呢,我们商量着步行去马路旁那家“廊桥人家”吃饭。

夜风中飘浮着凉意,走在寂静的街上,风吹拂在我们的肌肤上,摆脱了酷热的气温,以及炽热的光,身体变得轻盈起来,和黑夜中那些不知名的树影交换着彼此的呼吸。

街头有一座古桥,青石板垒成的台阶、木头搭建的顶,连在一起的栏杆和座椅,也是用木头做成的。坐在椅子上,下方是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抬头可见明亮的星空。朋友给我展示了她手机里一个神奇的软件,打开后对着天上任何一颗星星,就会显示这颗星星的名字。我们拿着手机对着万里之外的星空,看着明明暗暗的星星有了属于自己的清晰名字,脑子里忽然就弹出“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来。

偶尔有车子驶过来,车灯划破黑夜,由远及近地投射在桥边的石壁上,婆娑的树影、模糊的人影在石壁上一晃而过,又转瞬即逝,大地、村庄、石桥和我又凝固在黑夜之中。我举起手机,耐心地等待着下一辆车子飞驰过来,等待着那一道明亮的光滑射过来,我此刻的人生里,需要有这样的一道光,驱散我内心那些近在咫尺的朋友也发现不了的无助和软弱。

我喜欢这样的黑夜,和城市里的黑夜不同。大山里的黑夜是丝滑的、畅快的,让人能卸下疲惫。我像是那些沉默的树,只有当风吹过、车灯照耀时,我才露出没有伪装的原形。

(二)晨遇赶场天

一觉醒来,已是八点过。推开窗户,月亮居然还高挂在天上,对面山峰上一排排风力发电的大风车此刻看起来像孩子手中小巧、秀气的玩具。近处一户农家屋顶上,绯红色的紫薇树兀自摇曳。一个背着背篓的农家妇女,从山的那一头走来,走进一大片稻田中,左转、右拐,她走得如此的熟悉,但又走得如此的缓慢。也许是因为,她背负着一家人的生活和希望在行走。

我想起昨晚店家告诉我们,今天是赶场天。赶紧收拾了下楼。寂静的老街今天热闹极了。店铺都开门了,一溜烟望过去,理发的、修鞋的、卖酒的、修摩托车的,在街边卖菜卖水果卖方竹笋的,在自己店铺里卖馒头、小面和卤菜的,还有坐在门口椅子上闲望的。有了人、有了市场、有了叫卖声和吆喝声,有了七大姑八大姨的闲聊声,街上就有了烟火气。

村民们脸上挂着的笑容很淳朴、很简单,看见我们拿着相机,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拍视频的?是不是记者来采访?我们也被这种质朴的问题感染,回答说专门来赶场。男人们笑笑,不再说话,只是在面对镜头时有几分腼腆和不自在;女人们就随意多了,呼唤着熟人一起来拍照。

鞋摊前等待着修鞋的孃孃对鞋匠说:“你快转动你那个机器,好好补鞋,人家就拍你。”

坐在三轮车后面的穿大红色裙子的孃孃对旁边的一位老大娘说:“赶紧的,来拍一张。”然后两个人对着镜头笑开了花。

还有一位买菜的阿姨,笑眯眯地告诉我:“这里有很多人来,还有人买了房子。我们这里房子便宜,十多万……”

再说下去,怕是她住在哪里、家里有几口人我都会知晓了。

一个穿着蓝色上衣和灰色长裤的老人,坐在街边卖他自己编的背篼,还有几兜方竹笋。有人来问他的背篼,他说了一个价格,似乎没谈拢。等我从街上那头逛回来的时候,他的背篼和方竹笋还是没卖完。他仍旧不慌不忙,悠闲地抽着叶子烟。

卖水果的两口子蹲在街边,女的熟稔地收钱找钱,男的耳朵上夹着一根烟,嘴上还叼着一根烟。看见我凑上前,拿起小刀削了一小块梨子给我尝。我说不爱吃梨,他笑着说没关系,川字纹拧在一起,一道一道的那么深,全是岁月一刀一刀打磨的印记。

这里的村民很多都还是在用现金,这里的场已大不如以前热闹了,这条老街从这头走到那头十分钟不到。可是,我还是爱上了这条鱼泉街,爱上了清风明月下的那座石桥,爱上了树影和风声,爱上了脱漆、斑驳的木板门,爱上了村民们善意、质朴的笑容,爱上了这家不能在网上订的龙泉客栈,爱上了这里的夜晚与清晨。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爱?因为在这里,我是散漫又宁静的,是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就像许冬林说的:“俗心人人有。俗心时时灭。”我放下了自己那颗复杂、纠结的俗心,看到了更简单、更快乐的俗心。

(作者系重庆市南岸区作协副秘书长)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